新年伊始走南江 特色产业名片靓
来源:农民日报
2024年,四川省南江县不管是粮油生产还是特色产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05.4万亩,总产量40.2万吨。其中,独具特色的翡翠米基地发展到14.5万亩,产量达7.2万吨。南江黄羊出栏27.5万只,并筛选出遗传性能稳定的二世代能繁母羊175只,5项饲舍养殖技术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并顺利发布,选育技术和养殖技术创新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县茶园种植面积16.99万亩,投产12.2万亩。南江大叶茶获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11项金奖,南江大叶茶品牌价值达18.45亿元。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南江县,走访了一些粮油产业基地及茶叶和南江黄羊产业基地,感受到的是一片新气象。
强龙头重加工做强“一粒米”
翡翠米,原产于南江县长赤镇,因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发现该米煮成米饭后,不仅吃起来米香浓烈,而且还伴有一种莴笋叶般的清香,且汤汁微绿,若翡翠颜色,故而取名。
翡翠米好吃,经口口相传,渐渐有了名气。本世纪初,南江县成立国有企业翡翠米业公司,将其产业化发展。20余年来,翡翠米已经名扬全国。公司副总经理杜承倬说,目前除了台湾,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都有销售,2024年销售额已过亿元。
记者参观了公司位于长赤镇的加工基地,基地有“一馆六中心”:科技文化展示馆和仓储中心、加工中心、科创中心、质检中心、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加工中心全智能化流水线日加工大米300吨,年加工能力10万吨。目前,该基地已全面建成,即将投入运营。仅此基地便可带动翡翠米专用稻种植20万亩。“我们自己有5万亩核心种植基地,另外还辐射带动巴中市巴州、恩阳两区及通江县部分基地,甚至还辐射到陕西省洋县部分基地。”杜承倬说。
为保证翡翠米的品质,该公司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长期合作,不断选育优良品种,每选育一个新品种,都需试种5年以上才予以推广。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品种主要是“丰优香占”和“扬优香占”两种。去年开始推广的新品种“川优3727”也很受种植户青睐。
翡翠米专用稻的种植模式为“公司+基地+农户”,对核心基地实行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提供农事社会化服务,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回收稻谷的模式。公司新购各式农机50余台套,可提供耕种防收各环节的服务。专用稻订单保底价收购,每斤含二次返利2.1元。
公司正在两个村推广稻鱼和稻鸭综合种养模式且免费提供鱼苗和鸭苗。经实践,稻鱼模式每亩可帮农户增收600元以上,稻鸭模式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500元左右。
依帮扶靠特色壮大“一杯茶”
位于云顶镇新建的茶叶加工厂和茶饮品加工厂即将完工,并将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届时,一条绿茶生产线和一条红茶生产线及一条茶饮品生产线将正式营运。茶饮品生产线年产饮品2000万瓶,产值6000万元。两条茶叶生产线可日产绿茶200斤,日产红茶1100余斤。
云顶镇共有茶园2.4万亩,2023年8月,该镇两个社区和6个村共同成立了壮大集体经济的强村公司——南江县云顶茶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的茶叶加工厂属于公司名下企业,总投资900余万元,其中500万元来自宜宾市给予的省内欠发达地区托底性帮扶资金。
茶饮品加工厂系强村公司与一招商引资企业合资,强村公司占股44%,招商引资企业占股46%,另10%为全镇户籍人口持有。该饮品厂由几方共同组建的南江县云顶茶乡食品有限公司运营。茶饮品厂预计年盈利1200万元左右,强村公司按股可分得利润约500万元。
据了解,每亩茶园可产春季绿茶37.5斤,全镇达90万斤;每亩茶园可产夏秋季红茶110多斤,全镇达270万斤。按这几年每斤绿茶均价800元、红茶每斤均价100元计算,绿茶产值可达7亿元,红茶产值可达2.7亿元。强村公司负责人文璞介绍,过去,全镇茶叶加工仅限春季绿茶,且都是一些小作坊,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大量的春茶资源被浪费,更不用说夏秋茶了。新建的茶叶加工厂和茶饮品加工厂,目的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将春茶和夏秋茶都利用起来。“我们招引的那家企业,是省内非常著名的一家食品公司,他们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销售能力,之所以愿意建厂,就是因为看上了我们这里广袤的茶园和充足的茶叶原材料资源。”文璞说。
文璞表示,如果人力资源能得到充分保障,茶叶加工领域还有巨大开发潜力,云顶镇依靠茶叶这一特色产业,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都将更加壮大。
抓扩繁建体系培优“一只羊”
记者来到刚刚建起的高桥镇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这里目前存栏种羊已达2000只。而在位于元潭镇元泉村笔架山的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场长蔡斌介绍,这里共有22栋羊舍3000余只种羊,跟其他一级扩繁场一样,都来自位于大河镇的北极南江黄羊原种场。
如今,南江县已初步形成了从原种场到一二级扩繁场的种羊扩繁体系和以适度规模养殖为主的肉羊繁殖体系。建成了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个,一级扩繁场5个,二级扩繁场3个,规模养殖场184个,家庭农场301个,养殖大户1639个,常年存栏在22万只以上。根据南江黄羊倍增计划,南江县决定每年再新建两个一级、3个二级扩繁场,到2027年一级扩繁场10个以上、二级扩繁场15个以上,年饲养种羊超7万只。
南江县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南江黄羊最初都是采用散养为主,作为产业发展的品种选择,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圈养。自2021年南江县实施南江黄羊倍增计划以来,开始大规模圈养,通过一系列科技攻关,成体系的标准化圈舍养殖技术得以成熟。
记者在笔架山一级扩繁场看到,每栋圈舍下层,都铺有自动传送带加过滤网,羊的粪便和尿液通过滤网进行干湿分离,湿的进入化粪池,干的则通过传送带集中收集起来进行发酵,制作成有机肥卖给茶园或果园。圈舍内有温控措施,外面还配有专门的露天活动空间。
“不管是扩繁场还是其他养殖场,基本格局都一样。”蔡斌说,仅5个一级扩繁场就可带动600多个养殖大户,每个大户25只种羊起步,两年就可翻本,然后自繁自养,每年都可出栏100只肉羊,每户收入十余万元。“养得好的特优个体,还可高价卖给原种场。”蔡斌说。
目前,南江黄羊已被南江县视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赛道,该县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种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县已初步构建起育种、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已培育两家省级龙头企业,综合产值已达30亿元。(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
科技筑梦 智绘未来!南江县长赤镇龙池学校举办首届校园科技节


为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25年4月28日,南江县长赤镇龙池学校2000余名师生及部分特约嘉宾齐聚操场,在师生们精彩的《未来之光》、《液氮爆炸》、《空气大炮》、《大象牙膏》的科技秀中,开启了一场充满创意与魅力的科技盛宴。





此次科技节以 “探索科技奥秘 点亮创新梦想” 为主题,依托学校 “科技+实践” 特色科学教育体系,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全校师生打造了一场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技盛宴。


科技节现场,展示组、体验组、挑战组异彩纷呈,亮点频出。34个展示组活动区内,学生们自主创作的科技小发明、创意手工作品等,更是吸引了大批师生驻足欣赏,这些作品凝聚着学生们的智慧与汗水,充分展现了学校科学教育的扎实成效。








































体验组、挑战组活动区内,水火箭竞飞实践拉开序幕,学生们通过完成气压调试、角度校准等发射准备。随着倒计时口令响起,一架架水火箭在反冲力作用下腾空而起,划出抛物线轨迹,欢呼声与惊叹声交织。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法老之蛇” 实验开始了,辅导员先向大家展示了实验所需的材料—— 糖和小苏打,并将材料按照比例混合。随后辅导员在事先装有沙子的铁盆中加入了适量酒精,将混合好的材料堆放在沙子中心。准备就绪后,点燃酒精。随着火焰蔓延,中心的实验材料被点燃,一条条黑色的“小蛇”从混合物中缓缓升起,犹如从神秘的法老世界苏醒,现场瞬间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欢呼声。不仅如此,整个过程还弥漫着焦糖的香甜气味,为这场科学盛宴增添了几分甜蜜的气息。


26个体验项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实现了沉浸式学习,同时挑战成功者还会赢得一份小小的奖品,学生乐此不疲。








“这次科技节让我感受到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公式和概念,而是充满趣味与创意的实践。” 学生何菲兴奋地说。

















老师们也表示,科技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负责人表示,举办校园科技节,旨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氛围,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科技活动,助力学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侯昌军供稿)
初审核:何开成
终审核:杨洪波
编辑:小丫
相关问答
巴中市区现在城市建筑最高有几楼?
[回答]石油储量7779万吨;天然气储量90亿立方米;盐岩地质储量1.8万亿吨,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盐矿;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南充劳动力充足,科技教育发达,...